折弯机的十七个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汇总!
一、主电机不能启动
原因:
1.主电机启动电路故障,如:未释放急停按钮、电缆接线松动、24V控制电源等;
2.主电机启动部分的相关元器件故障,如:热继电器、断路器、交流接触器等过载保护或已损坏;
3.电源问题;
措施:
1.检查主电机启动电路是否有急停未释放、接线松动,24V控制电源;
2.检查主电机启动电路部分的元器件是否有过载保护,若有需分析原因,检查有无元件损坏;
3.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正常;
二、滑块不能快速下行
原因:
1.滑块导轨调的太紧;
2.后挡料轴未到位;
3.滑块不再上死点位置;
4.脚踏开关等信号未进入模块;
5.比例伺服阀有故障;
措施:
1.检查滑块导轨是否合适;
2.检查系统上X实际位置处是否有光标,或在手动界面检查后挡料轴的编程值与实际值是否一致;
3.系统上Y轴状态应该为“1”,如果为“6”,检查Y轴实际坐标,数值应小于Y轴与回程的差值;
4.根据电器原理图,检查脚踏开关等输入信号是否正常;
5.检查比例伺服阀反馈是否正常;
三、滑块不能工进折弯或折弯速度很慢
原因:
1.滑块未到速度转换点;
2.系统Y轴折弯部分参数设置不好;
3.压力不够,如:编程操作原因、机床参数设置原因、液压原因等;
措施:
1.检查Y轴状态是否由“2”变为“3”,Y轴实际值应大于速度转换点值,如果不是需调整快进部分参数;
2.重调Y轴折弯部分参数;
3.检查是否为编程操作原因,还是参数设置原因,或者是液压原因;可借助压力表、万用表等先检测主压力及比例压力阀的信号,再检查比例压力阀、主减压阀是否被卡住,然后检查滤芯及油液,再检查油泵及其联轴器;
四、折弯时滑块有时不能回程
原因:
1.空载不能回程,可能为参数问题或液压故障;
2.加工时不能回程,工件角度未达到设置值;
3.加工时不能回程,工件角度已超过设置值;
措施:
1.调试Y轴折弯部分参数,折弯参数应根据实际调试,部分增益太小,滑块会折不动或折不到位,太大滑块会抖动,应该将参数调整为动作时滑块不抖动,增益尽量大一点;或者是诊断程序中左、右阀偏置设置不好,太小Y轴不能到位,太大Y轴不能卸荷;如果 是液压故障,需要检查主压力,检查PV阀S5是否一直处于得电位置;
2.可能Y轴折弯部分参数增益设的偏小,可适当增加;或者压力不够,分析压力不够原因,是编程原因还是信号、液压部分原因;编程原因主要有模具选择、板厚、材质、工件长度、折弯方式等,液压原因主要有油泵是否内泄漏,比例压力阀是否污染或损坏,滤芯是否被堵住,油液是否已经污染等;
3.主要是编程和操作原因,检查所编程序和加工的工件;
五、滑块动作不好
原因:
1.滑块导轨松紧不合适;
2.滑块锁紧螺母松动;
3.机床参数需要调整;
4.比例伺服阀放大器上增益、零位需要调整;
5.背压阀压力设置不正确或两边不平衡。背压设置太小,滑块会慢慢下滑,工进时会抖动;背压两边不平衡,滑块运行时会扭动;
措施:
1.重新调整导轨间隙;
2.重新锁紧,若锁紧螺母与螺杆配合太松,需更换;
3.若有参考曲线,应依参考曲线调整;
4.只有BOSCH、REXROTH阀可调,但需谨慎;
5.利用压力表调整背压阀压力,并使两边一致;
六、有时主电机自动停止,热继、断路器保护
原因:
1.比例压力阀、主减压阀被卡住,机床一直在加压状态;
2.滤芯堵塞,出油不畅,油泵压力一直很高;
3.油液使用时间太长,已污染;
4.油品质量太差;
5.断路器、热继出问题,达不到额定电流就动作;
6.系统控制压力输出部分故障,发出错误的信号,使比例压力阀一直工作;
措施:
1.清洗比例压力阀、主减压阀;
2.更换滤芯并检查油液的污染程度;
3.立即更换油液滤芯;
4.更换为推荐使用的油液;
5.更换断路器、热继;
6.检查系统输出;
七、任意阀被卡住
原因:
1.油液使用时间太长,已污染;
2.油品质量太差;
3.油箱内进油口的橡胶皮有无老化;
措施
1.建议客户按时更换油液;
2.更换推荐使用的油液;
3.更换耐油胶板;
八、油缸下滑
原因:
1.背压阀、提动阀脏或损坏;
2.背压小;
3.格莱圈拉伤、磨损;
4.油缸内壁拉伤;
5.如果滑块停在任意位置缓慢下滑,5分钟下滑小于0.50mm,则为正常,此现象主要由于液压油特性引起;
措施:
1.清洗背压阀、提动阀,若损坏则更换;
2.根据标准重新调整背压阀压力;
3.更换格莱圈,并检查格莱圈拉伤、磨损原因;
4.一般由于油液污染导致,更换缸筒、密封圈;
5.无需处理;
九、压模具时,两边高度不一致
原因:
背压两边不一致,背压设置可能偏高;
措施:
将两边背压调到规定值,保持一致;
十、滑块工进时在速度转换点等待时间太长
原因:
1.油箱内吸油口漏气;
2.充液阀故障,如安装不正导致阀芯卡住,或弹簧拉力不够;
3.Y轴工进参数设置不好;
措施:
1.检查胶板的密封,重新安装此处盖板;
2.检查充液阀安装,查看阀芯动作,检查弹簧拉力;
3.调整Y轴工进参数;
十一、折弯时工件长短角度变化太大
原因:
1.机床惯量参数设置不合适;
2.加工板材的材质;
措施:
1.重新调整机床惯量参数;
2.检查板材的材质;
十二、工件有多道弯时,累积误差的那道尺寸误差太大
原因:
1.工件的折弯道多,导致累积误差大;
2.折弯顺序不合理;
措施:
1.精调每道折弯的精度,使角度尽量在负差,尺寸尽可能准确;
2.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整折弯顺序;
十三、系统自动计算的压力大于模具阻抗
原因:
1.编程时下模选择不合理;
2.模具的阻抗设置不正确;
3.编程时折弯方式选择不对;
4.机床常量的参数被修改,如材料参数、单位选择等参数;
措施:
1.应遵循板厚与下模开口的关系选择模具;
2.正确设置模具阻抗;
3.检查所编程序;
4.核对机床常量参数;
十四、编程大圆弧折弯时,系统计算很慢或死机
原因:
编程时所设的X值超过参数中X轴的至大值;
措施:
检查所编程序;
十五、油温过高
原因:
1.液压部分故障,如滤芯被堵住、油液污染、变质等;
2.长时间高压工作;
措施:
1.检查滤芯、油液,必要时更换;
2.检查长时间高压工作的原因,是实际需要,还是其它原因;
十六、加工工件角度不准
原因:
1.若误差非常大,可能是编程错误,滑块连接松动、光栅尺故障等;
2.正常有一点误差,可以系统上修正,修正后能稳定工作,则为正常;
3.角度不稳定,常变化,可能与滑块连接松动、光栅尺故障、材料材质等有关;
措施:
1.检查所运行程序,重点检查程序中的模具、材料、板厚、工件长度、折弯方式是否与实际操作一致,滑块连接是否松动,光栅尺连接是否牢固;
2.正常有一点误差,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,例如:编程的材料厚度与实际使用的厚度之间误差;材质的均匀度、模具的磨损、操作等原因;
3.检查Y轴重复定位精度,检查滑块连接、光栅尺连接是否正常,如果正常,则很可能与材料材质有关;
十七、加工工件尺寸不准
原因:
1.尺寸不稳定,经常变化,可能与机床电源、伺服驱动、伺服电机编码器及相关电缆、系统、丝杠机械连接、同步带(轮)等因素有关;
2.尺寸有偏差,但稳定,多与后挡料横梁平行度、直线度、挡指平行度、垂直度有关;
3.用折弯边定位时,此道弯角度大于90度,导致尺寸偏小;
措施:
1.检查后挡料轴轴重复定位精度,一般小于0.02mm,如相差较大,需对可能的因素逐一检查,如是由伺服驱动、伺服电机编码器、系统等原因引起,还是由制造商处理;
2.首先检查横梁平行度、直线度,然后检查挡指平行度、垂直度;
3.如果用折弯边定位,尽量使此道弯不大于90度;